設計師與客戶溝通的重要意義
設計師與客戶溝通的重要意義
發布日期: 2014-11-17 18:38:21
公司的設計師一般在作品之前,都會與上級主管溝通,與客戶溝通,明確設計的思路要求和方向,設計師需要根據溝通的結果設計出符合條件的設計,這是設計師做設計都會經歷的過程,這樣的過程看似簡單,其實其中的學問很多:
設計師一般都是很專業的,有自己的審美取向、設計風格、自己的理解,平時會接觸到各種各樣的設計作品,在做設計的時候雖然說是按照上級和客戶的需求在做設計,但難免會摻雜個人的風格和思想,所以我們可以看到不同的設計師設計出來的作品是有著明顯的區別的。
而客戶通常有客戶的想法,所以就容易出現設計師所設計的作品和客戶、上級的要求有出入,這個時候就需要互相之間的溝通,在作品沒有出來之前,設計師腦海里面有一個作品的大致構想,上級有一個,客戶心理也有一個,各自都是站在各自的立場上,出現不同的地方是很正常的,設計師的作品出來后,與上級和客戶之間的想法有出入應該如何協調呢?這就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客戶并不是專家:
我們在洽談時要有十足的底氣和自信,你的自信帶給客戶的感覺是你行,當你自己都沒什么把握或者猶豫不決時,你的印象分會大打折扣!這是防止被客戶否決的必要條件,當你說錯的時候,要么主動承認口誤,要么堅持錯誤。不要讓客戶發現你的錯誤,反之他就是專家,你什么都不是了……,客戶需要從你身上得到東西。
我們常說客戶是上帝,為客戶做好符合是應盡的責任,這個是不假,但是作為設計師來說,也要有自己的逐漸,畢竟從設計的角度來說,設計師是很專業的,客戶大多在乎的是視覺感受,是對設計并沒有足夠專業的認識純外行,如果你從頭至尾完全按照客戶的想法做到底,設計師似乎就是一個用軟件拼圖的工人就不是設計師了,個人認為設計師就是設計出來的東西要有足夠的設計美感,有自己獨特的審美視角,長期接觸設計,設計經驗豐富。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情,設計師既然是專業的,就要堅持你的專業性,或許有時候看起來很自我,但這是一種自信的體現,自信的設計師會贏得客戶的好感,客戶也敢于將自己需求交給設計師去完成。
客戶需要什么樣的服務:
我們設計師又是后容易走入一個誤區,就是指專注于完成客戶需求的設計,而很少去在意客戶需要我們提供什么樣的服務,這是不可取的。我們一定要了解客戶需要的側重點,設計,還是策劃,還是價格。然后就客戶的角度展開工作。
仔細想想,你很有可能會象客戶一樣,先把設計人員問個底,然后去挨家挨戶地不停地咨詢;當感到疲憊不堪,再也沒有精力去進行更深層次地詢問時,你的消費心理又如何呢? 換位思考所帶來的絕妙之處就在于角色互換,它能夠使人們設身處地地為他(她)人進行縝思。如果 是準備進行設計的消費者, 首先要考慮的是資金使用問題,然后,會考慮售后服務能否得到保證,再往后,還會考慮到設計問題;這是一個設計消費者標準的思維方式。因為財力是有限的,所以, 很注重設計人員給的設計報價單的總金額,但是, 同樣注重品質;這就引發了一個矛盾:在設計行業中設計費完全制約著后期制作的現實條件下,如何才能既不增加資金投入,又能保質保量地完成設計方案呢? 了解了客戶的真正消費需求,設計人員也就應該有了相對應的營銷策略。
客戶喜歡和什么樣的設計師打交道:
客戶要與設計師打交道,肯定是對設計是有所求,顯然,有能力,有修養,真誠、自信又善于溝通的設計師是客戶需要的,客戶在與設計師交流的時候,客戶本身也會對設計師的一言一行,談吐進行觀察,在與設計師交流的過程中,客戶會對設計師本身有一個認識定位,當設計師進行方案說明時,他看起來好像心不在焉,其實他們在認真地聽,認真地觀察設計師的舉動,在思索這些說明的可信度。
同時他們也在思考設計師是否是真誠、熱心的,有沒有對他搗鬼,這個設計師值不值得信任。 一旦確定設計師的可信度后,也就確定了交易的成敗,也就是說,推銷給這些顧客的不是制作本身而是設計師自己。如果顧客認為你對他真誠,可以與他交朋友,他們就會把整個心都給你,這交易也就成功了;但如果他們確認你有做作,他們就會看不起你,會立即打斷你,并且轉身離去,沒有絲毫的商量余地。
